您现在的位置: 青浦妇联 > 家庭学校 > 家教沙龙
给孩子添加进取的“燃料”

2016-08-01

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:“好学生”越学则成绩越棒,成绩越棒则越有自信和热情,越有自信和热情则学得越起劲,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正循环。而“坏学生”则恰恰相反,进入了一个负循环!

在进入小学之前,家长最应该重视的,不是让孩子去获取超越其现有认知水平的小学课程知识,而是帮助孩子初步获得与了解良好的学习体验:具备探索的动力,获得正面的回应,强化探索的动力,以此帮助孩子进入越探索越发展,越发展越快乐,越快乐越探索的正循环。

用积极的期望启动正循环

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“未来发展趋势测验”。他向校长要了一份全校学生名单,然后从每个班级随机挑出3名学生,并对校长说,“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。”8个月后的随访发现,这些学生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。后续的跟踪调查也发现,这些学生在工作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。

其实,罗森塔尔效应在生活中也普遍存在,在童年阶段的孩子身上作用更加明显,因为孩子在童年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我评价系统,他们更倾向于根据成年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。孩子很容易相信大人的判断,而一旦孩子将大人的期待内化为对自己的认知,那么这个孩子的兴趣、热情和潜力,很有可能就此被激发,这就叫做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。

因此,家长如果希望孩子热爱探索、求知欲旺盛、乐于尝试新鲜事物,首先要传达给孩子正面的期待、赞美和鼓励,相应的,孩子也会从家长传达的正面力量中获得探索的兴趣和动力。当然,这种期待、赞美和鼓励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,否则会转化为过大的压力,让孩子失去自信和探索的热情!

正确夸奖,让孩子尝到努力的甜头

家长的正面期待,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和动力。但是,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持久地努力下去,还有一个重要步骤,那就是在孩子进取的过程中,给孩子加“燃料”!家长真懂夸奖的艺术吗?

1.夸细节,不夸全部

大部分家长都存在夸奖太过宽泛的倾向,很多家长最常用的夸奖方式就是“你真厉害”“你真棒”,如此不走心的宽泛的夸奖,会产生两种结果:一是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很棒,产生自负心理;二是孩子听得 多了,就免疫了,再听到这样的夸奖也不会产生积极性。那么夸奖应该怎样避免宽泛呢?夸奖的语言表述应当尽可能具体,比如,孩子给妈妈倒水,“宝贝,谢谢你给妈妈倒水,妈妈正好渴了呢!”如此,孩子会从家长具体而真诚的夸奖中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,以后还要怎么做。

2.夸努力,不夸聪明

想要在探索中获得成功,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努力,而很多中国家长有一个误区,就是喜欢夸孩子聪明,而很少夸奖孩子的努力。这无形之中给孩子的印象是,聪明比努力更“高级”,聪明对于孩子来说,成了一个有毒的偶像包袱。孩子为了在大人面前保持自己聪明的形象,会更加害怕失败;为了不让努力了却还是失败的结局发生,孩子可能会更倾向于拒绝接受挑战。所以,家长要经常夸奖孩子作出的努力,即便孩子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进展。这样,可以让孩子明白,认真和勤奋是比小聪明更美好的品质。

有了上面的两个步骤,孩子在家长的正面期待和正面回应的支持下,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更有自信和热情。

 

字体大小 【 】 【 打印本页】 【 关闭窗口